加強廢鋼利用,推動電爐短流程發展
我國鋼鐵工業是當前碳排放量最多的工業行業之一。3月28日,生態環境部召開3月例行新聞發布會,在回答記者關于鋼鐵行業超低排放的相關問題時,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司司長劉炳江表示,鋼鐵超低排放改造工作現在進展比較良好。
《關于推進實施鋼鐵行業超低排放的意見》提到,鼓勵重點區域高爐-轉爐長流程企業轉型為電爐短流程企業,通過工藝改造減少污染物排放,達到超低排放要求。
本報記者就相關問題采訪了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姜維。姜維告訴記者:“目前我國鋼鐵生產主流工藝是高爐轉爐長流程,短流程煉鋼成短板。”電爐短流程以廢鋼為原料,在節能低碳方面具有顯著優勢。
根據中國廢鋼鐵應用協會數據,2022年,我國廢鋼鐵資源產生總量為2.6 億噸,同比減少1000萬噸;煉鋼廢鋼鐵消耗總量2.1億噸,同比減少1619萬噸,降幅為7.2%。
“當前我國鋼材積蓄量超過100億噸,這為進一步加大利用廢鋼資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姜維表示。
據記者了解,在國新辦3月1日新聞發布會上,工信部有關負責人表示,2023年力爭實現廢鋼鐵利用量達到2.65億噸。
面對這一目標,又該如何實現?基于戰略資源高度,姜維認為廢鋼發展要統籌研究和綜合施策。
由于廢鋼回收環節前端主體小而散,交易多以現金結算,行業一直存在“第一張”增值稅進項票開票難問題。《關于完善資源綜合利用增值稅政策的公告》出臺后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該問題,但提高了前端小散企業的所得稅負擔。出于降本考慮和長期的行業習慣,前端小散企業仍選擇不開票,也不愿意做大規模,以降低避稅風險,造成國家相關稅收收入流失,以及后端的回收加工企業難以獲得進項發票。后端企業不得不使用自制憑證或收購發票入賬,造成貨票分離,廢鋼回收和加工企業均存在較大的稅務風險,對企業經營安全和擴大業務規模形成制約。
為提高回收企業納稅積極性,增加國家稅收,鼓勵社會更多回收廢鋼,姜維建議明確對從事廢鋼再生資源回收企業“可以選擇企業所得稅核定征收”,核定所得稅稅率不高于1%。
根據海關總署數據,2021年我國再生鋼鐵原料進口量為 55.3萬噸,2022年為55.9萬噸。考慮到《再生鋼鐵原料》(GB/T 39733-2020)國家標準已實施近2年,且目前國際市場上流通的符合我國再生鋼鐵原料標準的品種數量有限,姜維建議對標準進行修訂,將鋼中夾雜物技術指標給予適當放寬,兼顧環保性和目標導向,發揮標準“最大公約數”的作用,促進擴大進口。
為更好推進鋼鐵生產企業和廢鋼加工回收企業上下游聯動,姜維建議應加快培育龍頭企業,推進產業鏈融合發展;搭建由政府指導、協會組織,產廢和用廢企業的互動、融合平臺,促進廢鋼產出穩定和擴大等。
廢鋼產出量對研判形勢和精準施策至關重要,在姜維看來,應將廢鋼產量和銷量等數據納入國家統計局或相關部門法定統計體系,確保數據統計全面和權威。
以上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加強廢鋼利用,推動電爐短流程發展部分內容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153045535@qq.com;
本文地址:http://www.aa-cctv.com/gufeichuli/3428.html